2017年4月4日 AM10:20分 宅配送達泡淡水的Nikon D750機身與N24-120mm F4G,距離泡水已經過了三天
是的,已經泡水三天後才送達,這是沒有辦法的,因為攝友登山,下山花了兩天,宅配花了一天
那接下來我們看看到底能救嗎?
由於泡水維修守則,如果感光元件與主板如果同時損壞,那麼這台相機,幾乎是等於沒有救的
也就是說,我們必須第一時間確定,昂貴的零件是否還有得救!
首先看到的是主板,左下已經看到水痕乾了以後的水垢,鈣鎂離子的結晶,這對於電子零件具有相當大損殺傷力!
而且在急救方面,我們發現之前的水煮方式。對於敏感的電子零件具有二次傷害的風險
所以NRC進一部發展新的維修方式,不加熱,不水煮,修復好之後的主板,跟新的很像,但是絕對不是換新的!
先附上一張修復好的主板,不可思議的乾淨,真的....不是換新品的主板,因為維修的價格差很多啊!
上蓋總成也有部分的水痕,這裡我先說明一下,我吃了點虧,一開始以為問題不大
最後整個修好之後,MODE模式的切換,無法順利切換高速連拍與靜音快門,造成修好之後,我又多花了點時間再次修復上蓋總成
此外所有有關的電源系統,我建議全部更換新品,因為電源系統不能開玩笑
只要一個電源零件不確定是否損壞,都會導致最後安裝檢測時,發生短路燒壞,這是得不償失的
所以只要電源有關的部件,二話不說,全部換掉
最後....其實也是最先看的零件,就是感光元件
您看我寫文章,好像很久之後才拆到感光元件,對嗎?......其實不然
2014/4/4 AM10:39分,我花了19分鐘,不,其實是17分鐘(消失的2分鐘跑哪去??)
但是可以確定的是,我是最先拆到這個CMOS,為了就是確定這台相機是否有救!
看到這裡,其實我猶豫了一下,因為水的確有進到CMOS,而且有水痕!
但是我嘗試維修這片CMOS,確定這CMOS是有救的,因該說,還好泡的是淡水,才能救得回來
之後再去處理其他部件
還有快門簾幕也不用考慮,直接換新的
光圈組件也是都直接換掉
敏感的電子零件,這次都是新的技術,處理得相當乾淨
無聊的我,連鐵片也乾淨了
再看一次,真的很滿意這次的新技術,乾淨的主板,開心的哩!
進行組裝
PM 4:03完成初步的急救,總耗時5小時43分,急救完成.....當然我是有去吃中飯的啦!
這次的維修,診救的機身的主板、感光元件,上蓋總成,LCD螢幕,還有一些機身外殼!
但是換掉的零件也不少,我把D750的主體幾乎整組換掉、光圈組件、快門簾幕、所有的電源系統通通換掉
其實維修費真的不便宜!而且相當費時與費工
我還是在此呼籲:
機身泡水的當下,即刻取出水面,脫離相機與鏡頭、卸除電池,蓋上機身蓋,密封包裝(夾鏈袋密封也可以啦!)
請勿自行乾燥,因為乾燥會讓空氣接觸零件,生鏽進一步銹蝕。是更危險的!
水太多的話,是可以初步排水,倒出水來是可以的!
此外鏡頭與機身,是分開密封包裝的!,避免運送過程的碰撞
最後,如果您是泡水急件,請在送達之前先來訊聯絡,我會盡可能空出時間幫你急救
NRC的聯絡方式:http://www.nrcintaiwan.com/Repair/SendFromTaiwan.aspx
在台灣的攝友都可以直接來電,第一句話,我的相機掉到水裡,第二句:是淡水還是海水,相信我,我會比你還要緊張!
回顧消失的2分鐘,其實我去廁所一下!不要打我~~~~
所以正確開始拆機要看這張。2014/4/4 AM10:22分